第(1/3)页 克孜勒乌赞河距离哈马丹城仅有十几里。 虽说唐军在一路追杀,但大食士卒数量太多,不可能全部阻拦。 一部份大食士卒跟随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于正午之时,回到哈马丹城。 还有许多大食士卒没有逃过大唐的追击杀,倒在大唐的刀刃之下。 李瑄见大食军防线崩溃,令船只和羊皮筏,载一部分马匹,过克孜勒乌赞河。 以轻骑追击,尽可能多地将大食士卒留下。 一番追逐,有的大食士卒逃跑不及,穷途末路下,意志崩溃。 他们背叛安拉,匍匐在大唐的铁蹄之下,乞求饶命! 哥舒晃最先杀到哈马丹城下。 大食元帅哲温·哈霍伊远远看到唐军杀过来。 他下令关闭闸门,收拢吊桥。 不顾未进城的大食士卒。 任凭他们嘶喊,哲温·哈霍伊就是咬紧牙关。 这个时候,只能壁虎弃尾,牺牲一些勇士。 以免唐军趁着闸门开启的时候,突入城中。 背水可以激增士气,但背着自家的护城河,被生生抛弃,哪还会有决死的勇气? 唐军杀过来后,刀光剑影,一顿乱砍。 大食被抛弃的士卒不降便死。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眼睁睁地看着勇士们被拒之门外。 眼睁睁看着勇士们喋血。 在这种关头下,他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哈里发,只顾苟且偷生。 可又有什么办法呢? 接下来,可以预想哈马丹将被围困,成为孤城。 这一次,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真要与哈马丹城共存亡。 当前,哈马丹城内逃回近两万士卒。 城内的粮食足够两万士卒和百姓食用半年。 只希望能尽可能地拖住唐军西征的步伐,为伊布·萨拉姆率领族人撤离,争取时间。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忧心的是唐军的“震天霹雳”。 如果那东西射入城中,该如何是好? 哈马丹城虽然规模不小,但能经得起大唐全面进攻吗? 再看城墙上,士卒们垂头丧气,如丧考妣。 还未从失败中回过神来。 他们的脑海中满是霹雳弹的恐惧。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想过战败,想不到命运会如此捉弄人。 大食帝国的有投石机,但跟青铜大炮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 唐军打扫完毕战场,用三天时间,所有兵马渡过克孜勒乌赞河。 同时,唐军的青铜大炮,炮弹,也摆在哈马丹城下。 李瑄已经得知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和一干重要的大臣、元帅、总督在哈马丹城中。 哈马丹城南面的尼哈温城,也还有数千守军。 唐军连尼哈温城一起围住伺机进攻。 一番休整,李瑄向李光弼下令,让他率领一万神策铁骑,一万附属胡骑,迂回到波斯波利斯后方,配合李嗣业,两面夹击波斯波利斯的守军。 在这种情况下,波斯波利斯守军想要抵挡,难如登天。 一旦波斯波利斯会战胜利。 立刻南下波斯湾,配合马璘,歼灭巴士拉的大食守军。 将大食帝国全线崩溃,然后在巴格达进行会师,完成出征前的战略目标。 留下的其他兵马准备攻略哈马丹和尼哈温这两座城池。 李瑄先礼后兵,令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投降,束手就缚,出城拜见天可汗,李瑄会让他回长安养老。 否则天雷地火下,让哈马丹城沦为废墟。 李瑄给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一天时间考虑。 显而易见,誓与哈马丹共存亡的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拒绝李瑄,并怒骂李瑄残暴,背信弃义,神灵会惩罚李瑄…… 李瑄不再给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时间,当天黄昏,令青铜大炮四面八方,轰击哈马丹城。 “轰隆隆……” 引线点燃,炮弹裹挟着千钧之力,呼啸着划过天际,狠狠砸向城头。 第一声巨响传来,大地剧烈颤抖,城墙上的泥土簌簌而落,整个城池仿佛摇摇欲坠。 城墙上的大食士卒,把头缩在盾牌下。 一枚炮弹正好命中城楼,使支柱折断,浓烟四起,火光冲天。 一名城楼内的大食将领,不幸被炸死,血液飞溅。 还有不少炮弹落入哈马丹城内。 顿时炸开了锅,哈马丹城的百姓们惊恐地尖叫着,四处奔逃寻找庇护之所。 他们畏惧这种晴天霹雳。 即便有房屋着火,也不敢去扑救。 街巷之中,人流如潮水般涌动,有大食军队,有平民百姓,也有贵族。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