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在长安的时候,他明白天可汗非同一般。 阿波加斯特意研究过天可汗。他的一生可谓传奇。 而君士坦丁五世骄傲自大,他始终不承认天可汗的伟大。 由于天可汗篡位而来,只不过天可汗是皇室,依旧用了大唐这个国号,所以君士坦丁五世认为天可汗是和他父亲利奥三世一样的人物。 事实上,了解天可汗的一生。 就明白利奥三世给天可汗提鞋都不配。 一场场赫赫武功,都是天可汗亲手打来的。 对国家的治理,阿波加斯也在学习。 但罗马帝国的贵族势力太强大了,根本不可能如大唐那样“大刀阔斧”。 而大唐的文化鼎盛,生活方式多姿多彩。长安远远比君士坦丁堡繁华。 更让阿波加斯心惊胆战的是天可汗对西方十分了解。 而他们罗马从皇帝到王公贵族,一点都不了解东方。 之所以和大唐联合,是因为阿波加斯以为天可汗以主的唐人不可能在两河流域扎根。 因为大唐的根基在所谓的“中原之地”。 就算占领,一旦风云突变,很快就会失去。 还有就是,君士坦丁五世和阿波加斯以为他们很快就能收复叙利亚、大马士革、耶路撒冷、埃及、利比亚、迦太基等地。 未想到保加利亚蛮子在最关键的时候从中作梗。 他们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天可汗。 “可恶啊!没有信义的国家,卑鄙无耻的家伙,罗马帝国曾经何等荣光?竟要受到如此屈辱!” 君士坦丁五世拍着桌子,怒骂不止。 事实上,他此时非常理智。 他当然想捉住背信弃义的天可汗,将天可汗在君士坦丁堡的大竞技场处死。 但他连叫嚣与大唐决一死战都没有。 因为他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而且罗马帝国也不是铁板一块,国内也有忧患。 君士坦丁五世自即位以来,大量破坏神像,大批修道士和修女受到迫害,对偶像的崇拜被再次宣布为异端。 无数天主教徒敢怒不敢言。 他们视君士坦丁五世为暴君,有过叛乱,想推翻暴政。 此外,罗马帝国境内也有斯拉夫人和保加尔人,这些人随时可能背叛罗马帝国。 君士坦丁五世也要防止国内一些有异心者夺取他的权力。 而且意大利北部地区,也在不久前彻底脱离罗马帝国的掌控。 不论是宗教意义,还是政治意义,这对罗马帝国影响极大。 “执事官,你不是说过大唐是文明的国度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君士坦丁五世突然质问阿波加斯。 “主上,古代的大帝都行扩张之事,也多有背弃信义的时刻。文明与侵略并不冲突。当然,臣未能帮助国家,这是臣的责任,请主上责罚。” 阿波加斯坦然道歉,但也在着重提醒“利益”关系。 谁都会眼红其他国家的富庶。 举个最基本的例子,一个人拥有超凡脱俗的力量,还会遵守世俗法律吗? 一个富庶的国家没有力量,能守住财富吗? 如罗马帝国,本就不该拥有北非,但他们却不断地觊觎。 坏就坏在,他们没能提前占领叙利亚,占领耶路撒冷,给了大唐抢先一步的时机。 以大唐这种横推万里的战斗力,即便不与罗马帝国联合,怕也是能轻松拿捏大食帝国。 “这不怪你!只是我们再也看不到埃及了。不能建立环地中海国度,就无法恢复古罗马帝国的荣光。” 君士坦丁五世心里有数,他没有多怪罪阿波加斯。 他一心想成“大帝”,但眼看大帝之路,离他越来越远。 他想将罗马的文明带到世界,不曾想将华夏文明引到地中海。 华夏帝国号称有三千多年历史,经历过那么多王朝,从来没有灭亡过。 只是大唐王朝都已一百多年,而他伊苏里亚王朝也才五十年而已。 “主上,为今之计,需韬光养晦,不能与大唐有丝毫冲突。我们要抓紧时间,战胜保加利亚汗国,将对我们有威胁到保加利亚汗国快速吞并。然后静待时机,天可汗迟早会离开两河流域,大唐在那里的统治,不会顺利……” 阿波加斯也庆幸自己主上英明。 现在只能吃一个哑巴亏。 大唐明显不可能将占领的土地吐出去。 他们要忍辱负重,带着微笑去庆祝大唐灭亡大食。 不能去提曾经的盟约。 “我要杀死特勒茨,将保加利亚变成军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