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虽是故人相遇,但之前的友好已然不在。 阿波加斯再看到李瑄的时候,不见之前的厚重。 他从李瑄的字里行间,读出一种霸气。 见耶路撒冷的百姓要为李瑄雕刻“圣像”,令阿波加斯心惊。 他觉得李瑄已经收拢了耶路撒冷的大部分民心。 与李瑄提盟约,没有丝毫意义。 以免大唐趁兵锋正盛时攻击罗马帝国,阿波加斯也只能迎合。 他祝贺大唐灭亡大食帝国,并转达君士坦丁五世的敬意。 李瑄不想在这个时候入主罗马帝国,现最关键的是将软柿子北非拿下。 士卒远征很疲惫,需要休养。 也不能将战线拉长,使补给更困难。 李瑄收下罗马帝国带来的礼物,表示双方是“坚不可摧”的盟友。 并向罗马帝国表示商议丝绸之路的商路事宜,让这片大地上重现繁华。 罗马帝国不敢拒绝,阿波加斯代表君士坦丁五世同意贸易往来。 现在的罗马帝国只能在战胜保加利亚汗国后韬光养晦。 李瑄让李光弼与阿波加斯商议,确定两国边界线,不能侵犯。 但谁都知道,这种盟约只是一张废纸。 阿波加斯也在耶路撒冷逐渐明白大唐的可怕。 天可汗在决战大食帝国之前,第二次征服波斯王国,确立大后方的稳固。 然后用一种“天雷地火”,轻而易举打败大食帝国。 各路联军连战连捷,摧枯拉朽。 这种“天雷地火”如果用在罗马帝国身上,怕也是四分五裂的下场。 由此,阿波加斯表面上对天可汗更加尊重。 阿波加斯在耶路撒冷待一个月后,马不停蹄地回到马其顿军区,将出使的结果告诉君士坦丁堡。 现在罗马帝国根本没有任何战胜唐军的可能。 君士坦丁五世意识到严重性,下令约束边界军区的士兵,万不可与唐军起冲突。 雅典有一名国色天香的美女,叫伊琳娜,她才十八岁,血脉高贵,十分聪慧。 整个罗马帝国没有女子比她更漂亮,更吸引人。 本来君士坦丁五世准备选伊琳娜为自己的儿子的妻子。 阿波加斯建议君士坦丁五世将伊琳娜收为女儿,封为罗马帝国的公主。 送至耶路撒冷,成为天可汗的妃子,以表示两国友好。 男人都好色,英明神武的天可汗肯定也不例外。 只要天可汗被伊琳娜吸引,罗马帝国就能赢得时间。 这种和亲可不是中原特有的政策。 罗马人一直自视甚高,认为自己是文明人,而四方是蛮子。 如苏威汇人、阿得鲁斯人,法兰克人、阿勒曼尼人、撒克逊人、斯拉夫人、保加尔人等等,在罗马人眼中,一个比一个野蛮。 但就是这些野蛮人,逼迫得罗马帝国上贡,也屡屡嫁公主于蛮族首领,与他们看不起的“野蛮人”和亲。 古罗马帝国是,今罗马帝国也是。 以至于现在保加利亚汗国能骑在罗马帝国脸上输出,一度上罗马帝国狼狈。 君士坦丁五世忍辱同意和亲。 不久后,阿波加斯会亲自护送伊琳娜公主,再次到达两河流域。 他向伊琳娜传播罗马人的精神,表达罗马帝国当前的困境。 如果伊琳娜受宠,劝说天可汗,不要进犯罗马帝国。 一个女人去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 伊琳娜被从雅典接到君士坦丁堡的时候,也充满迷茫…… …… 六月,马燧正式带领舰队从安条克出发,进攻塞浦路斯岛。 他突然袭击,岛上的大食人防不胜防。 在精锐的弓弩下,很快就崩溃。 大唐占领塞浦路斯岛。 七月,马璘占领埃及主要区域。 无数大食教徒向西逃跑,当地贵族宣布臣服天可汗,并向远征军献上粮食,以求平安。 马璘没有冒进,他要保证后勤的畅通。 在占领埃及后,向李瑄禀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