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回长安-《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
第(2/3)页
话是这么说,可真要离开住了大半辈子的老屋,心里还是舍不得。
尤其是那些用惯了的家具和物件,摸摸哪个都有感情。
“娘,这口腌菜坛子也带上吧?跟了咱十几年了,腌出来的酸菜味儿正!三郎和狗娃都爱吃!”刘氏指着墙角那个黑黢黢的半人高的陶坛子。
“还有那个木盆,三郎和狗娃小时候就用它过洗屁-股!”赵氏补充道。
虎妞更是把屋里屋外扫荡了一遍,恨不得把根柴火棍都塞进行李里。
王金宝看着越来越高的包袱堆,赶紧喊停:“行了行了!拣要紧的、常用的带上!那些大件的、笨重的就别搬了!府城啥没有?搬来搬去不够费劲的!光运费都够在府城买新的了!”
他这话主要是冲着小女儿虎妞说的。
这丫头正吭哧吭哧地试图把磨面的磨盘往门口挪,那磨盘死沉,她脸都憋红了。
“虎妞!说你呢!那磨盘放下!府城有磨坊,用不着这个!”王金宝提高嗓门。
虎妞不情愿地嘟囔:“爹,你又不是不知道咱家人的胃口,几天就得磨一次面……有个自己的磨盘也方便……”
“方便啥?占地方!赶紧放下!再磨蹭把你也留下!”王金宝虎着脸。
虎妞一听这话,立马怂了,赶紧撒手:“好好好,听爹的,不带了不带了。”
一家人忙活了两三天,总算把要带的东西归置得差不多了。
主要是些铺盖衣物,还有那些充满了回忆的旧家什。
临行前夜,一家人围坐在堂屋,气氛有些沉默。
王金宝磕了磕旱烟袋,看向小儿子:“明远,家里这边事都差不多了。你接下来有啥打算?”
王明远回道:“爹,娘,眼下已是十月,天气渐冷,路途怕是不好走,咱们按照之前商量的先回长安府城,一来安顿家中事宜,二来,想去新落成的长安书院看看。
虽然旧书院毁于地动,但新书院已经建好,其中或许有些前辈手札、孤本古籍可供参阅。待过了年,开春天气暖和了,再动身南下,先去嵩阳书院,再往白鹿洞、应天、姑苏等书院游学一番,最后北上京城,准备三年后的会试。”
他语气平静,但话里的意思大家都明白:这一去,又是至少三年。
赵氏一听,眼圈就有点红,忍不住用袖子擦了擦眼角:“这一晃,你才在家待了多久……又要走那么远,去那么久……”
王金宝心里也酸涩,但他是当家人,不能像妇人般哭哭啼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