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你走吧,哀家管不你,日后你也不必再来。” 皇帝果真阔步出去,毫无半分留恋。 太后气的仰倒。 ———— 皇帝走后,太后忍不住对身边于辛抱怨。 “皇帝这性子越发不讨喜,哀家记得他幼时不是这般的,那时多乖巧讨喜,整日来哀家身边撒娇,如今便成了这般,当初若是没送出宫去,想必不会这般。”太后语气有些伤感。 皇帝是太后第一个儿子,太后对皇帝的喜爱超乎景王许多,可那时她和先帝冷战,加之高僧批命,只得将皇帝送去寺中。 于辛弯腰压低声音:“娘娘莫要这般想,陛下如今只是心情不好,情绪低落之人又如何能理智说话呢?” 于辛只好用另一个消息来转移太后思绪:“娘娘,刚才陛下在,奴婢没找到机会同您禀告,奴婢打听到宣政殿那边,连窗子都封了,陛下许是因为不想叫您知道,所以才不叫人来看您,奴婢觉得陛下并非是故意忤逆娘娘,您不必放在心上。” 太后闻言愣住,她没注意到于辛的安慰,只注意到皇帝的不妥:“他这是想做什么?” 太后脸色难看起来:“怪不得不叫哀家见她,原来是想把人关起来,他关阿凝能关一辈子?真是糊涂,这样下去,他们什么时候才能和好,哀家又如何能看到孙辈。” 于辛也是同样的想法:“陛下年轻又是第一次喜欢女子,头一回喜欢上便被抛弃,陛下心中有怨也正常,只是这样下去确实不行,娘娘可要去管管?” 太后转动着手里的佛珠,“管?哀家若是能管得住他,便也不会发愁,只怕我去了,连宣政殿都不能进去,他如今眼里又何曾有过哀家这个母后。” 自己的儿子自己清楚,不撞南墙不回头。 认定一件事也不会改。 “走吧,还是去看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