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当得知纳塔族攻占了卢卡巴省,切断了援军的道路后,守军更是人心惶惶。 没坚持几天,陈昭就拿下了省城,然后留下部分人驻守,又兴师动众带着大部队返回坎布里。 有了陈昭这支人马,坎布里守军总数达到六千人,刘向东也就不怕纳塔族会突然翻脸。 不过事实证明,他的担心似乎多余了,尼根还是挺讲信用。 纳塔族没待得太久,还要防备正规军随时发起的反扑,毕竟一下丢了这么大一块地盘,换谁也会急眼。 马金当局虽然早已腐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随随便便还能抽调个几万人的军队,需要时刻防备着他们的反扑。 不知尼根有没有发觉,其实他们纳塔族也落入了老刘的算计当中。 尽管得到了两个省的土地,却也挡在了坎布里前面,正规军要想再攻打这里,就绕不开纳塔族控制的两省土地。 所以,纳塔族就成了他们之间的屏障,让老刘可以安心在后方搞发展。 人老成精,尼根又何尝没有自己的打算,他显然十分看重这个华国人。 在他主动要求下,走之前,双方达成了攻守同盟协定。 哪怕只是口头承诺,尼根却信以为真,像他们这样的人物,岂会在乎一张纸写的协议,只要有共同的敌人还在一天,这协定就牢不可破。 纳塔族来得快去的也十分干脆,一两万人当天就返回了驻地。 临走时,还把一个烫手山芋顺便扔给了老刘,那就是他们在路上抓到的俘虏。 这些俘虏有驻军和警员,还有一小股叛军,总之只要不是纳塔族的朋友,那就是敌人。 尼根留下这些人也没用,全杀了无疑又会加深纳塔族和其他人之间的仇恨,所以干脆就把俘虏全都扔在这里。 这两千多人,就是两千多张嘴。 每天光是吃喝拉撒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白养着肯定不行。 放了又不符合老刘的个性,要知道,他这里还有三四千俘虏,加在一起可不是个小数目。 放了他们,这些打过仗的老兵多半又会跑回正规军那里,那不成了放虎归山,给自己增加麻烦。 放不能放,白养着更不行。 刘向东本质还是一个狡诈的商人,哪能做亏本买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