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最容易得抑郁症-《渡过:抑郁症治愈笔记》


    第(2/3)页

    在知识阶层中,抑郁症患者也有职业之别。

    演员、公务员、媒体人、警察、教师比较容易得抑郁症——这是安定医院主任医师姜涛24年行医生涯的观察总结。

    他对我具体阐述:“这几个行业收入差距大。公务员有守法的和不守法的;记者有敲诈的和不敲诈的;警察有好警察和坏警察……收入差距非常大,他们就容易不平衡、焦虑、压力大。”

    姜涛所说完全是个人经验描述,未能验证。不过他揭示了一个现象:内心的激烈冲突和抑郁症相关。

    接下来可以讨论:就个体而言,哪些因素容易导致抑郁症?

    首先是生物学因素。抑郁症一般被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大类,内源性抑郁症往往由躯体内部因素引起,带有明显的生物学特点。这个“内部因素”其实就是基因,往往通过遗传获得,它是造成大脑中三种神经递质(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失衡的根源。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可以观察到,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直系或旁系亲属中,还有其他精神疾病患者。这说明这个家族遗传倾向明显。上海精神科医生颜文伟认为,在全世界人口中,大约有5%—10%的人有这种遗传基因,容易得抑郁症。

    姜涛也认为,遗传因素对于抑郁症致病有重要作用。他给了我一个数据:抑郁症的遗传度达到80%。所谓“遗传度”,是指如果你携带致病基因,那么发病的可能性达到80%。

    不过,到目前为止,人类对于遗传因素和抑郁症的内在关联,还不能给出科学的解释。即使再先进的仪器,也无法观测到大脑内部化学变化的过程。

    对生物学因素之说,心理学界反对声音甚多。他们认为抑郁症主要是心理疾病。曾有一位心理医生接受我采访时,义愤填膺地表示:西医强调生物学因素,是“想把患者都拉到医院去”,这是对抑郁症患者的伤害,会让他认为自己的“种”不好,失去对治愈的信心。

    人性的“内在惩罚者”

    遗传因素说尚未得到科学验证,性格因素则可以认定占有比较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人有各式各样的性格特点。相对来说,简单、敏感、自尊、固执、要强、好胜、求全,习惯于克己、内疚、自责、自省、自罪的人,容易得抑郁症。

    为什么?尚无科学解释。我个人的观察是,以上性格易于使情绪处于紧张状态;而情绪是从心理通往生理的桥梁,长此以往,紧张的情绪就破坏了大脑分泌神经递质的功能,抑郁症的种子由此埋下。

    心理学认为,自责、自罪最容易破坏人的心理结构,它构成一种内在惩罚机制,对自身进行谴责和制裁。抑郁症患者的压抑、自卑、自我评价降低、活力下降,多来源于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