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如在背篓里,弄个装门放竹筒的卡槽吧? …… 不如顺便再弄个装干粮的卡槽? …… 两人一番讨论之后,林有钱就带着他的家人开始热火朝天地做了起来。 林有钱有两个女儿,叫林小花和林小草,儿子林有根。 林小花嫁给了五叔公家的大孙子林大平。 林小草嫁给了四婶婆家的林大河,也就是林小溪的二嫂。 林有钱就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儿子儿媳,没日没夜地赶工。 …… 林大强带人去苦槠林里去敲苦槠。 然后一群半大孩子背着背篓蹲在地上捡。 孙老太的孙子、孙女是主力。 孙老太有六个孙子和四个孙女,最大的大郎16岁,最小的六郎才5岁。 满10岁的大郎、二郎、三郎、四郎,大丫、二丫、三丫,都背着个小筐。 捡满一小筐就倒进大筐里,倒两次就能装满。 然后大人们再分批背回去。 9岁的四丫、五郎和5岁的六郎也跟着来了。 一人手里提溜着个小篮子。 他们的速度就比较慢了。 不过营地里忙成一团,爹娘也没空带他们,只好让大郎他们带着。 虽然年纪小,好歹捡苦槠还是会的。 …… 村里的孩子都是干惯农活的。 平时跟着家里大人屋前屋后地转,从能走稳路起,就帮着家里递东西。 等到可以撵着鸡鸭跑,就由大孩子带着给鸡鸭喂食。 再大一些,就要独自负责给鸡鸭喂食,还要跟着更大的孩子去山边摘野菜、蘑菇、木耳的。 或者等长到十多岁了,就是小大人了。 可以跟着大人去山里打猪草、捡柴火。 孩子们也算生活经验很丰富的了。 听说姜先生要捡苦槠,就想起苦槠的味道。 一个个半大孩子,脸都忍不住皱成老太太。 村里的孩子小时候大多是吃不饱的。 一个个的,也没少在山里田里给自己找吃的。 山边带刺的矮灌木,果实成熟的时候长得像蛇果一样,吃起来酸酸甜甜的。 只是每年都没等到红透,就被村里的孩子摘光了。 山里有一片矮丛,每年春天会开出像桃花一样的花朵,成片成片的,可好看了。 等到夏天就会结出一个个果实,颜色由绿转红再变成紫色,逐渐变成黑色,就是熟透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