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变变变。”姜羽又把手心上的小花给他看…… 如此几次,逗得小虎咯咯咯直笑。 大伙儿看着虎头虎脑的林小虎,也觉得有趣,笑着看姜羽逗他玩。 周老太还和姜瑶感慨道:“还是小羽会哄,要换平日里,这小脾气闹起来,非哭到忘了不成。” 姜瑶看着姜羽,脸上的表情都忍不住柔和了几分。 这时候,秋娘子来了,递给姜瑶一个小布包。 周老太把小虎抱到一边去玩,姜羽也凑上前去看。 秋娘子:“听老村长叔说账上的银子没多少了,这是这些日子,姐妹们绣的一些帕子,你们明日带到城里,拿到布庄卖了吧。” 姜瑶简单看了一下,点头道:“好。” 然后将布包交给老村长叔,“叔,这是她们绣的帕子,您给记一下,明日卖了,再添上相应的工分。” 这事是一开始就定好的。 小分队里,除了啥也干不了的小孩,大伙儿都有自己的岗位,每天都有相应要干的活,这是有固定工分的。 姜瑶根据大伙儿的效率,对几个典型岗位的工作量和工作质量,拟定了一个标准。 一个人,在相应的岗位上,按照标准工作量工作一天,则记相应标准的工作,多劳多得,难度越大的工作,工分标准也越高。 然后根据检查小组记录的情况,对完成质量进行评估。 比如负责开荒的人,每天开荒几亩地都是有要求的。 达到标准量,获得十公分,超出的,就可以相应加工分,而开荒质量比较好的,也会相应加工分。 当然,如果少了,或是质量不达标,则会相应扣分。 另外,像前些天,姜羽突发奇想带着孩子们弄沤肥池,还有去海边赶海,这些有益于营地建设的事,也会有相应的工分。 可以说,小分队里,小娃娃都能挣工分! 除此之外,如果有能力挣钱的,如果把钱上交,作为集体花用,也会根据相应钱数换算成工分。 像上次,姜瑶和姜羽救人得到的钱,就上交到集体的账上,换成相应的工分加在她们的账上。 当然,如果想自己留着也不勉强。 但目前的情况下,对于没法进城的他们来说,工分显然比钱更有用。 不管是食物、布料、工具、都可以通过工分兑换,甚至有需要的情况下,还可以用工分兑换成钱。 因此姜瑶是鼓励有技术的人员,努力创造营收的,毕竟集体的账上还是需要用钱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