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冯先生接着又汇报了山茶油和茶叶的数量。 因为这两种都算是新产品,风险较大,所以苏予安并没有带太多走,只是各带了几十斤,算是样品,并没有钱收。 等到市场打开之后,春茶才是重头戏。 而油茶籽的下次采摘就要到来年的十月了,也无法大批量销售。 反倒是来年种一些芝麻和花生才比较靠谱。 总结了近期的收益和支出,众人又开始说起村里的其他事情。 老村长:“这几天,有不少村民找上我,说不想上课了。” 冯先生点头,“也有几人找到我这来,我问了一下,主要是觉得太费时间了,很多活都顾不上。” 姜瑶叹了口气,这事她其实也知道一些。 一开始,大伙儿能有机会认字、学手艺,自然是高兴的。 但是时间久了,弊端也就出来了。 村里就那么多人,可是事情却越来越多。 那么多人都在村学上课,哪来的人去干活? 所以不少人都有些顾不过来。 而且,读书这事也远没有他们想象那么简单,慢慢的,也就没了一开始的热情。 尤其是这半个月假放下来,那真的是一身轻松啊…… 姜瑶自然也知道抓教育这事不能操之过急。 一开始鼓励村民们都来上课,本就是为了让大伙儿尽量多认一些字,以免以后受骗。 当然也希望多一些人上课,那就可以多收点作业,多点积分。 可是这段时间以来,不仅仅是学生辛苦,其实先生们也辛苦。 因为每位先生需要教的学生太多了…… 这事姜瑶是深有体会的。 如今既然有人提了,那么肯定不能再像之前那样,要求所有来学手艺的村民要都要上认字课了。 若是为了让村民们认字,导致他们被锁在教室里,精力被强制分散,影响了收成,倒是有些得不偿失。 到目前为止,除了儿童班的学生,大部分学生都学完了一本《百家姓》和一本《千字文》。 姜瑶觉得对于大部分村民来说,这些也勉强够用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