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过她和杨少卿很聊得来,两人的感情倒是增进了不少。 至于大化山的一众兄弟们暧昧的眼神,姜羽表示:小意思,权当自己在跟土匪头子谈恋爱得了,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 姜羽高高兴兴地去,高高兴兴地回。 回家之后,又成了一个没有感情的画图机器…… 姜瑶爱莫能助,只能在旁边陪着她。 …… 第二天,营地里正式开工建房子。 两个村子里的村民们也自发地前往营地帮忙。 杨少卿本想推脱,但是被老先生拦住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从你帮我一把,我帮你一把的过程中维系起来的。 你既然想要和对方建立良好的长期关系,过多的客气和推脱只会显得生疏。 你之前不是说,你们去帮忙收割,他们包饭吗? 这次也这样,他们帮忙,我们出钱包饭。” 这么一来,四婶婆她们的订单就更多了,就算村里的食堂不开放,光是做着外送的,每天都有近两千个人的饭要做。 吃饭的人多,做饭的人自然也不少,算上打下手的,少说也有五百多人。 一个人吃饭能挣五文,两千人也就挣十两。 就算是给的工钱少,人这么多扣下来,村里也没挣多少。 可是别忘了,她们的工钱是用工分发的。 甚至做饭的成本材料什么的,都是以工分的形式生产出来的。 也就是说,一个人一天二十文的饭钱,四十两净收入,这些可全是现金流啊! 一下子解了村里的燃眉之急。 开工第一天,姜瑶就带着杨少卿给的钱,去城里把建房子的材料带回来了。 一起带回来的还有五条自行车的链条,和一些小配件。 姜羽确认过没有问题之后,姜瑶就揣着姜羽熬夜画出来的图纸,去找了村里的木工。 …… 人多力量大,村民们又都不是第一次建房子了,比大化山众人不知道要熟练多少。 这不,第三天地基就打好了。 另一边,木工紧赶慢赶的,终于在这天傍晚把东西做出来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