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卫国平,一辈子的兄弟! 至于什么条件,他都无所谓,关键是太TM便宜了! 套内六百多平的沿街四合院,外带两百多平的院子,位置还这么好,才要一万多块钱! 合着一平米才不到二十多块钱? 这价格你敢信? 不过还别说,要是在这时候,这房子确实就这价。 同样是80年,后世家有儿女的刘姥姥在故宫旁边买了一套四合院,也就花了两万多。 那是哪里,是故宫啊! 那个位置的四合院也就两万多,可想而知此时燕京的房价有多低了。 八十年代的平均工资四十块一个月,还要养活一家老小,一个月下来可能会有十块钱存起来,一年大概一百二十块,还要过年可能要三十块,一万块大概需要一百年的才可以攒够。 很少有人会奢侈到买房,而且这个年代还是公房,更没有必要买房。 再说了,这个时候的四合院都是挤得满满的,根本没有人卖啊,估计,一万块钱对于普通人家来说,几乎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最重要的是,此时商品房交易虽然放开了,允许自由买卖房产,但还没真正兴起。 就是说,此时真肯买房,尤其是买四合院的人不多。 因为就算你想卖房子,也没多少人能拿得出钱来买。 而能拿出这笔钱来的人,要么就对这些房子不感兴趣,要么找不到房源。 姜玉楼主要是总拿后世比,才觉得这房价便宜,实际上这就是市场价,本地人能买得起的没几个。 好吧,这都无所谓,最关键的是房价便宜。 这地方以后可是寸土寸金啊。 要是换了二十一世纪初,这房子不卖个三五亿的,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想到这里,姜玉楼就觉得心里美滋滋,这便宜捡大了。 “刘哥,我们现在签购房合同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