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什么,小说火到国外了?-《1979我的文艺时代》


    第(2/3)页

    “季主任,怎么了?”

    “这个合同,还需要对外文化联络局的同志亲自见证,这也算咱们国家文化走出去的成功一步嘛。”季正怀说了一大堆套话,姜玉楼想了想,也就明白了。

    政绩嘛,搞得谁还不懂似的。

    想了想,姜玉楼和野原广智约定明天签约。

    于是乎,次日,《人M日报》报道了一篇文章,

    “1980年10月15日,我国青年作家姜玉楼同志的小说《情书》的岛国出版事宜在对外文化联络局和人民文学社的共同努力下终于谈判成功,这是我国文化走出的重要一步,也是世界文化交流……”

    姜玉楼和他的小说《情书》又火了,这次大火,是因为这部小说出海了。

    不得不说,这个年代已经有了墙外开花墙里香的意思了。一部国内小说能被发达国家引进,肯定有过人之处,那还不快点买来看看。

    于是,他的小说在上市后迎来了真正的抢购潮。

    赚钱了是好事,但是也有麻烦,这不,为此专门请客吃饭,为的就是平息好友的好奇心。

    这天,他才和舍友进了饭店包厢,就被包厢里的朋友们包围住了,大家像看电影明星一样围观姜玉楼。

    王硕首先开口,“玉楼,《情书》真要出版到岛国了?”

    面对着大家期待的眼神,姜玉楼反问道:“嗯,都见报了,那还能有假?”

    王硕嫉妒的眼睛都红了,“你这还不到二十岁,就成了世界级作家了,太容易了吧?”

    “容易什么,玉楼如今的一切,都是靠他自己一步步努力得来的。”卫国平道。

    卫国平这小子可以啊,没白请他下了那么多次馆子。

    看到姜玉楼赞赏的目光后,卫国平得意一笑。

    姜玉楼还是解释了一下,“其实国外的市场也没什么。别看我在国内有些名气,拿的稿酬都是最高一档的,但是在国外,我就是个新人,没什么名气,稿酬标准也和新人没有什么不同。”

    只是,遗憾的是他的解释并未打断这帮人的好奇情,反而更加感兴趣了,聊到兴起的时候他们甚至抛开了姜玉楼这个事件的主角,聊起了各种可能。

    讨论来讨论去,大家关注的焦点只有一个,那就是《情书》的出版将给姜玉楼带来的稿费。

    首先是国内的稿费,大家都知道他现在在国内拿的是印数稿酬了,卖得越多拿得越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