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科普派”把“文学派”踩成什么样子了,就连姜老师的作品,他们似乎都不放在眼里了。 现在呢? 他们算不算是被啪啪打脸呢? 此时,杨萧非常想笑。 自从80年那件事发生后,她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开心了。 如果早知道《侏罗纪公园》会这么优秀,她就算下跪,也要求姜玉楼在去年把书交给她刊登在《科幻世界》上。 “科普派”如今会是什么样的表情呢? 真想看他们有苦说不出的样子啊! 实际上,当目睹《侏罗纪公园》造成的火爆盛况后,“科普派”已经集体蒙圈了。 他们为了阻挡“文学派”起势,付出的可是非常多。这个付出不是金钱上的,而是人脉关系。 结果他们损失惨重,眼睁睁看着“文学派”多了一本《侏罗纪公园》这种科幻佳作品,心情绝对是非常郁闷的。 这部小说从文学性上说没问题,但是和他们理念不同,起不到教育小朋友的作品,这就非常危险了。 他们甚至召开了紧急会议,进行讨论, “唉,像这种完全虚构的幻想小说就应该封禁才对!” “科幻小说不等于科普小说,这种伪科学会毒害青年的!” “恐龙已经灭绝了,那个什么克隆技术怎么可能复活恐龙,实在是不可理喻。” “一想到《侏罗纪公园》这种虚幻且有害的作品走进孩子们的视野,我就坐立难安。” “要不,我们在往上反应一下?” “……” 购买《科幻世界》的人越来越多,《侏罗纪公园》的读者群体在迅速扩大。 国内的报纸上,也终于有了对这部作品的评价。 《青年报》评论道:“《侏罗纪公园》不光有科幻小说的严肃思考和惊人想象力,更有惊悚小说的情节诡秘,悬念不断,高潮迭起,扣人心弦。” 《工人报》评论道:“……作者在小说中融入了基因工程、古生物学、混沌理论和对娱乐资本的批判等思想,就像一部当代的《科学怪人》和普罗米修斯与潘多拉式的隐喻。” 《燕京日报》评论道:“科学成就的取得有时是不负责任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取得了惊人、不可思议但却极端危险的成果往往并不被质疑。这些成果使我们人类获得了权力但却带来了问题。” 《科学文艺报》评论道:“科学家妄图用人工创造一个山寨的大自然出来,这必定会出问题。随着如今科技飞速发展,人类对科技过分自信和依赖,人类自身越来越骄傲,对自然却越来越缺乏敬畏和尊重,《侏罗纪公园》的故事虽然是虚构,但在人类的自大心理作祟下,类似的技术灾难保不准哪天就会爆发。” 杨萧看着面前搜集到有关于《侏罗纪公园》评论的报纸,心里松了一口气。 报纸上的评论很客观,并没有露骨的吹捧,这对“文学派”来说已经是一场胜利了。 他们要求的本就不多,只是公正地对待而已。 “这都是姜老师的功劳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