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第一人-《1979我的文艺时代》


    第(1/3)页

    直到赵旭从科协的办公大楼出来,还有些晕晕乎乎的。

    来之前,他是有建议被拒绝的心理准备的。结果,现实却和他开了个玩笑。谢老不仅没有拒绝,反而十分干脆地同意了他的决定。

    他想起了自己问谢老为什么时,谢老说的话,“任何时候干任何工作都要把握好“时、度、效”,既主动作为、又量力而行,既要见事早、又要行动快。要发扬民主,也要科学决断。”

    他越琢磨,越觉得这句话充满了学问。

    就说他提出版税制签约姜玉楼的小说,在“时、度、效”三方面又是怎么表现的。

    时,既可以是时机,也可以是时间。

    在赵旭看来,现在这个时间节点,时机就很好。

    首先,燕京科协打压川蜀科协的直属单位,这件事谢老明显不满。

    其次,谢老没有派别之分,在他看来,不管是“文学派”还是科普派,都可以使百姓对科学技术产生兴趣,都很重要。

    再有,他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带来的《科幻世界》前两周的销量。以及在这个销量下,杂志社最终能赚多少钱。按照定价,扣除成本,杂志社纯赚三十多万。这么一大笔收入,谁想轻易放弃。

    说完“时”,接下来就是“度”了。

    度,即程度,也可以说是分寸。

    如果杂志社实行版税制,那么给姜老师多少版税分成才合适?

    多了,杂志社的风险会提高,利润会下降,其他作家和出版社也会有意见。

    可要是少了,说不定姜老师拿的还没有现在实行的稿酬制度高,那也是不行的。

    所以,这个度如何把握,还需要他这个杂志社负责人好生思量。

    最后就是“效”了。

    效,可以是时效,也可以是效能、效益。

    杂志社早日和姜老师谈妥《侏罗纪公园》这部作品的发行合同,对双方都有好处。

    尤其是名利方面,对科幻世界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

    想到这里,赵旭不得不感慨,姜还是老的辣啊!

    回到杂志社后,赵旭把杨萧单独叫到了办公室。

    “小杨,谢老同意了。”

    “什么?怎么可能!”这太不可思议了,杨萧惊讶地捂住嘴。

    赵旭笑道:“我当时的表情和你一样,觉得不可思议。不过领导就是这么高瞻远瞩,不是吗。”

    “太好了,那我现在就进京联系姜老师。”杨萧兴奋道。

    “不急。”

    赵旭紧接着把谢老最后给他的告诫说了出来,同时,他也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说完后,杨萧若有所思地摸着下巴。

    “咱们得商量一下,版税给多少合适,还有单行本的定价,不能太贵,也不能太便宜……”

    赵旭说了一大堆,基本上是想到什么说什么。

    于是,两人就这些问题讨论了起来。

    好不容易,才在下班前商讨出了个大概。不过,这也不是最终版,还要等上会讨论后,大家没有意见,才能联系姜玉楼,正式谈单行本的发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