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二天,采访姜玉楼的新闻就出现在了报纸上。 《姜玉楼谈获奖感想》 《姜玉楼新作确定下半年发表在《当代》杂志》 《姜玉楼小说《情书》版权已被岛国电影公司购买,并且其本人将担任编剧一职》 《轻小说,姜玉楼明年写作的新方向》 当代杂志社内,孟韦哉放下手中的报纸,眉头拧成了个川字。 今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尤其是姜玉楼的科幻小说引起了很大的话题度,这让当代编辑部很被动。本来确定发行的《楚门的世界》也是一拖再拖,搞的他们和姜玉楼的合作都受到了影响。 本来,他还想着是不是能拖到明年再说。可是看新闻报道,姜玉楼把事情几乎挑明了,等于是给他们的最后通牒。如果今年不能发行,他们和姜玉楼的合作恐怕也就到此为止了。 其实也不是他们不想发行,只是这一件事赶着一件事,他们也挺被动的。 加上《楚门的世界》内容有些麻烦,他们也怕上面不满。要是出了乱子,姜玉楼是没事,他们杂志社可能就要倒霉了。 “唉。”孟韦哉叹了口气。 秦昭阳打开他办公室的门,一进来就打趣道:“怎么了老孟,我一进来你就唉声叹气的,怎么,不欢迎我啊。” “老秦啊,嗨,我怎么会不欢迎你。”孟韦哉看清来人后,苦笑一声,然后拍了拍桌子上的报纸,摇头道:“这是小姜再给我们下最后通牒呢,我心里愁啊。” 秦昭阳笑眯眯地说道:“有什么好发愁的,该发行发行。” “你说什么?”孟韦哉愣住了。 秦昭阳重复道:“我是《楚门的世界》可以正常发行了。” 孟韦哉眼前一亮,激动地跑到他身边,握住他的手道:“老秦,快给我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还能是怎么回事,小姜现在很受上面重视,我呢,也就把情况大致说了一下,上面就给我吃了个定心丸,让我放心大胆的刊登他的作品。”秦昭阳感叹道:“说来说去,打铁还是要自身硬啊。” 孟韦哉咧着牙花子笑道:“可不是,你也不看看他现在有多少书迷。” “说来也奇怪,小姜的作品除了开头的两部还比较传统,之后的作品,几乎和时下的主流文学沾不上边,可他怎么就都那么受读者欢迎呢?”秦昭阳迷茫了,这些话他早就想问出口,只是一直憋在心里罢了。 孟韦哉道:“可能正是因为“新”,不与俗同,所以才能广受好评吧。” “哦,怎么说?” “就说近些年火起来的伤痕文学吧。” “嗯,怎么了?” “这个类型的作品看起来火,每年发表几十上百部同类型的作品,呼啦啦一片,控诉同样的事,看起来可唬人了。可实际上呢,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销量可以说是最能反应一部作品受欢迎程度的,可是那么多伤痕题材的作品,有哪一部销量能比得上《暗算》吗?没有吧,别说《暗算》了,《情书》和《扬名立万》,有哪一部能比得上。” 秦昭阳一琢磨,好像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孟韦哉继续道:“我问了我家小孩和亲戚家的孩子,问他们喜不喜欢伤痕文学,你猜他们怎么说的?” “怎么说?” “他们说,那些写伤痕文学的,都是些腐朽文人,自以为在上山下乡时受了苦,就忍不住抱怨。可他们也不想想,在农村的百姓,好多都是几辈子生活在那里,他们怎么不抱怨?说白了,就是不想吃苦,只想当人上人。这种写的作品,注定只能是一小撮人聚在一起取暖,不可能得到广大劳动人民的认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