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小高壮着胆子道:“社长,其实您不必在意那些报上的负面评论,您的作品写得很好,读者来信中也是以褒奖居多。” “这个我当然知道,我也没有太在意。毕竟作品的好坏,总要读者说了算的嘛。”姜玉楼哈哈大笑道。 小高和小刘见社长笑得这么开怀,心理上的巨大负担也放了下来。 小高当即拿出一封读者来信,递给了姜玉楼,“社长您看读者的评论,这位读者认为,‘在这个越发浮躁的时代里,这种浪漫爱情显得更加珍贵。’。” 还有这一封,“两人的爱情感人至深,且值得回味。” 小高挑出了许多读者来信,对《恋恋笔记本》的评价都很高。 等到他一口气说完后,姜玉楼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道:“小高是吧,你很好。” 说完,他就转身离开,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姜玉楼走后,小高被同事们围了起来。 “可以啊小高,被社长记住了。” “看来,小高要不了多久就能转正了。” “可喜可贺。” 小高也是一脸傻笑,能被社长以这种方式认识,总归是一件好事呢。 转眼间,一个月过去,《最文学》的第一期彻底火了。 舆论普遍认为《最文学》1982年第一期为国内文学界带来了一股清新的力量,百花齐放、争奇斗艳。 除了几部短篇外,最值得称道的就是《人生》和《恋恋笔记本》两部作品。 只是相比《人生》在读者和评论界的双重加持,《恋恋笔记本》在评论界的口碑不怎么好。 不过,姜玉楼也不在乎,因为《最文学》第一期的销量几乎要闪瞎他的眼睛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