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姜玉楼微微一笑,“路大哥严重了,我倒认为咱们这是互相成就。” “互相成就吗?”路谣思虑半晌,做出了决定,“不管是不是互相成就,今后我的小说都会发表在《最文学》上面。” “谢谢你的支持,路大哥。”姜玉楼很感谢他的支持。 旋即他又想到什么,拍了下脑门,懊恼道:“看我,还有个大事忘了说。” 下一刻,姜玉楼表情变得认真起来,他说道:“路大哥,这两个月以来,随着《最文学》的销量提升,《人生》也得到了越来越多读者的认可。他们都想要购买《人生》的单行本,杂志社综合考虑,也决定顺应市场的需求,你觉得呢?” “这是好事,我听你的。”路谣十分干脆地,将主导权交给了姜玉楼。 还是那句话,他相信自己的好兄弟不会害他。 姜玉楼见路谣这么信任他,心里也很开心。 不过,生意和个人感情有时候是要分开的,他便正色道:“稿酬你不用担心,而且还有提高,按照千字十元的标准,除了基本稿酬,还有印数稿酬,每万册按基本稿酬的百分之五付酬。” 路谣心里稍稍计算,就知道光基本稿酬他就能拿到一千四百四十块钱。印数稿酬的话,一万册就能多七十五块钱,这都比他现在一个月的工资高了。 “成,我没问题。” 看到路谣一个劲的点头,姜玉楼也是会心一笑,他当时出单行本的时候也没比路谣好多少。 他接着道:“编辑部估算了一下,首印的数字就定在三十万册。” “三十万册!”路谣张了张嘴,连忙问道:“首印这么多,能卖的完吗?” 他也是当编辑的,哪里不知道首印三十万册是个什么概念。以往,首印能达到这个数字的,莫不是全国闻名的大作家。就比如姜玉楼,他的小说发单行本,首印差不多是这个数字。 而他路谣,不过是个陕西来的小作家,有这么大的市场号召力吗? 要是三十万册印出来后,卖不完怎么办? 《最文学》岂不是要亏本? 这可不行! “不行不行,玉楼,这个数字太多了,我看首印五六万就差不多了。” 姜玉楼哭笑不得,“路大哥,你也太看轻自己的作品在全国的影响力了。” 前世,《人生》发行单行本后,不到半年就卖出了三十万册,第二年又加印了不少,等到广播剧和电影、电视剧相继播放后,销量更是一浪高过一浪。 所以别说区区三十万册,就算在提高十倍,也完全不愁卖。 之所以决定印这个数字,而不是更多,只是《最文学》不想承担过高的库存压力而已,并不是真怕卖不完。 “那……那行,我听你的。”路谣舔了下发干的舌头,决定听姜玉楼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