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邓在军突然开口道:“咦,姜老师,我想到有个人很适合创作小品剧本。” “那就好,看来这个问题也解决了。”一时之间,姜玉楼心情大好。 邓在军苦笑道:“有难度,那位老师工作也挺忙,不一定愿意帮咱们这个忙。” “你就这么跟他说,咱们这个迎新春晚会既是迎接新春,又是为了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意义重大,而且写个小品剧本花不了多少时间。”姜玉楼哈哈一笑,开始给她支招。 “这样就行吗?他不会生气吧?” “这是好事,谁会拒绝呢?” 见他这么说,邓在军放心了,“姜老师,请你帮我们写几个小品剧本吧!” 姜玉楼:“……” 他好一阵才反应过来,好家伙,感情邓导在套路他啊。 姜玉楼苦笑着摇了摇头,叹气道:“所以,邓导是想让我帮着写个小品剧本?” 邓在军笑道:“您是写剧本的大拿,而且现在时间紧任务重,只能拜托你了。” “邓老师,您太高看我了。剧本这种东西我只是略懂,真谈不上精通。”姜玉楼无奈道。 好嘛,他这算是作茧自缚了。 邓在军言辞恳切,,表情真诚,“姜老师,你可千万别这么说。您在文学创作上的天赋和能力,大家可是有目共睹的。再者,小品我虽然了解不多,但说白了,无非是说和演的艺术而已。您写过话剧剧本,也写过电视剧和电影剧本,小品剧本对你来说,想来也不算什么。” 黄一鹤也来了一记助攻,“姜老师,这一届的迎新春文艺晚会,我们央视推陈出新的决心很大,你说的小品我觉得很有节目效果,但说到底我们都没有经验,还是非常需要你的帮忙。” 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姜玉楼再拒绝就是打自己的脸,“我也是第一次写,不一定写得好。” 邓在军欣喜道:“有你这句话我们就放心了。” 姜玉楼连忙摆手,“可别,我自己都不放心我自己。” 刘晓庆看着眼前一幕,眼睛里只有羡慕。在场这么多人,能被两位导演这么捧着的,只有姜老师一个。不过他是真有才,他们也羡慕不来。 姜玉楼要是知道她的这个想法,肯定会不以为然。两位导演如此倚重他,正是看中了他的能力,这是重视,也是责任,而且还是重逾千钧的责任,实在不好背啊。 黄一鹤道:“姜老师,这个小品你有什么想法没?” 姜玉楼想了想,回答道:“小品想要深入百姓心里,必须瞄准生活,要从群众中汲取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要多用鲜活的语言,以生活为底色,从小家庭中折射大社会。” 他怕众人不明白,便更进一步解释道:“真正好的东西在民间,坐在屋子里是编不出来的,而是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提炼的东西不能只有感官愉悦,更要感动灵魂。” “姜老师说得太有道理了!” “古时《诗经》不就是采风民间吗。” “艺术这个东西,来源于民间,更要扎根于民间,没想到姜老师一届文人却比我们这些曲艺工作者还看得清。” 姜玉楼的话引起了众人的共鸣,见此,黄一鹤也认可了他创作的大方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