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指点迷津-《1979我的文艺时代》


    第(2/3)页

    姜玉楼微微一笑,缓缓开口:“戛纳电影节是全球电影人的盛会,但要想在那里崭露头角,确实需要一番准备。”

    他的话语仿佛带着魔力,让周围的一切都安静下来,只剩下他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

    两人聚精会神地听着,他们深怕漏掉了姜玉楼口中的任何一个字,因为他们知道,这可能是他们走向成功的关键。

    “戛纳电影节为每一个怀揣梦想的电影人提供了展示才华与能力的平台,想要从中脱颖而出,优秀的电影作品是一方面,投递的方法与技巧也必不可少。”

    “主办方欢迎世界各国的电影参加,但是由于申请参加电影节电影太多,后来也有了一些限制。不过自从78年后,戛纳又允许个人投递影片,参加电影节。北影厂资源雄厚,背靠国家,倒不用那么麻烦,只要提交申请,投递影片,就能参加。只是想要进入主竞赛单元,却需要符合评审团的口味。”

    陈恺歌虚心求教道:“姜老师,主竞赛单元的评审团的是由什么人组成的?”

    “由各国电影文化艺术界人士组成,其人选都是颇有声望的导演、演员、编剧、影评人、配乐作曲家等,其中一名担任评审团主席。一般来说担任评审团主席的都是国际知名大导演。”姜玉楼笑着道。

    两人闻言,都露出了羡慕的眼神。

    张亿谋听入迷了,连忙问道:“姜老师,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语言这些我就不说了,还有就是需要准备宣传物料。”

    “是……海报吗?”陈恺歌迟疑道。

    “是也不是。”

    两人:“?”

    姜玉楼解释道:“为你的电影写一个简练且有吸引力的梗概。就像剧本大纲一样,有助于你向各国版权商人或发行商推销自己的故事创意,从而展示这部电影的魅力。如果你的梗概都没有吸引力,很难说服别人相信你的作品有多精彩。

    其次是一张具有代表性的电影海报。梗概是文字性的宣传,而海报是视觉性的宣传。选择一张你最满意最能表露故事核心主旨的剧照,最好还能够直接引起观众情绪的照片。”

    随着姜玉楼的讲述,陈恺歌和张亿谋听得是津津有味。

    这一刻,他们仿佛看到了自己站在戛纳红毯上的那一刻,感受着来自世界各地观众和媒体的目光。而这一切,都需要他们从现在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努力争取。

    陈恺歌感激道:“姜老师,实在是太谢谢你了,要不是你我们很可能会失望而归。”

    张亿谋也是连连点头,同时又对姜玉楼佩服不已。他觉得没有找错人,姜老师果然见多识广,仿佛没有什么能难倒他似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