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自费留学生-《1979我的文艺时代》


    第(1/3)页

    《全国优秀短篇/中篇小说丛书》?

    姜玉楼轻抚下巴,眼中流露出赞赏之色,对马嘟嘟道:“嘟嘟,你这提议非常有可行性。”

    马嘟嘟闻言,脸上露出喜色,急切地问道:“社长,您是答应了吗?”

    姜玉楼微微一笑,目光中满是信任:“你提出的建议,我怎会不答应?这个项目,便全权交由你来负责。”

    马嘟嘟激动得满脸通红,挺直腰板,信心满满地承诺:“请社长放心,我必定全力以赴,绝不辜负您的期望!”

    五月底的燕京,气温逐渐攀升,阳光如火般炽热,照耀着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树叶茂密,绿意盎然,为这炎热的季节带来一丝清凉。大学生们纷纷脱下厚重的衣裳,换上轻便的短袖,尽情享受着这初夏的温馨与自由。

    而此时,燕大文学系的学生们正在进行毕业答辩。

    学生们一大早就来到了教室,坐在后排,一个个上台进行论述,然后接受院系导师们的提问。

    姜玉楼的论文题目是华夏文学的未来发展,初稿写完已经有一阵了,不过这到底是他第一次写毕业论文,所以修修改改也是在所难免的。

    而且,文学在未来的发展脉络他虽然清楚,但要写的言之有物,还是非常考验功力的。

    很快,答辩会正式开始,学生依次上台。

    面对台下面无表情,时而皱眉的导师们,前面的几个人在答辩过程中还是挺紧张的,因为有些导师的提问和质疑都很犀利,尤其是一些在学术上互相较劲的导师,给对方的学生挖坑也不是什么怪事。

    不过在轮到姜玉楼的时候,局势就忽然突变了。

    原本面无表情庄重严肃的导师们,忽然换上了笑脸,频频点头。

    嗯,小姜同学的看法很新颖没嘛。

    咦,结合目前国内文学的发展,他所说的未尝没有可能,这点可以记下来。

    虽然他说的这部分和我对文学在未来的发展有区别,但是这些都在可以讨论的范畴之内嘛。

    台上人仿佛在讲课,台下的人纷纷认真上课。

    “嘶,玉楼也太会装了,和他一比,我们简直和小学生一样。”

    卫国平龇牙咧嘴的,感觉自己今天不应该来的。这场面完全是为姜玉楼准备的,他们这些学生直接成了背景板和陪衬。

    另一个同学在旁边紧张地抖腿:“我只希望赵教授在提问我的时候,能有对玉楼百分之一的温柔。”

    “你有玉楼百分之一的才华吗?”

    “啧,你也太小看我了吧?”

    “我说错了吗?”

    “我……”

    姜玉楼的答辩过程进行得很快,负责学生答辩的导师们纷纷给出了满分或者接近满分的分数。

    本来最后还有个总结,是答辩导师对学生论文进行评价和建议,最后却变成了导师们和姜玉楼就文学上同他的讨论。

    台下的学生们都麻木了,听不懂,完全听不懂啊。

    同样是文学系的学生,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

    不理解!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