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批评的大棒-《1979我的文艺时代》


    第(3/3)页

    挂断电话后,小客厅的气氛变得有些凝重。

    半晌后,张亿谋痛苦的询问道:“姜老师,为什么每年总有几部影片出麻烦,而书就相对好点?”

    沉默片刻后,姜玉楼答道:“电影是唯一能进ZNH的艺术,唯其能进,所以麻烦。”

    张亿谋默然。

    等他走后,姜玉楼依旧眉头紧皱,他觉得电影艺术作为文学的延伸,不应该被铁链锁住,那样得到的也不再是电影艺术,而是僵化的样板戏,注定是没有前途的。

    思虑良久,他决定就这件事写个评论。

    《电影艺术应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大批判式的打棍子做法可以停一停了。对一部电影的批评是可以的,但是批评的方法如果更稳妥,效果会更好。当年以批判《海瑞罢官》拉开的序幕很多人记忆犹新,结果大家已经知道,毁灭的也不仅仅是文艺领域。”

    “无论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还是“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文艺创作总是要反映疾苦,为社会公平正义而奔走呼号。而其中必有刺眼、刺耳的东西,对这些东西的宽容和保障,取决于有怎样的胸怀和气度。

    无论是提高学术水平和艺术表现力,还是判断学术上的是非得失和艺术的优劣高下,都不能靠行政命令,而要靠艰苦的学术探索、艺术实践和讨论,最终由实践、历史和人民群众来检验和评判。”

    很快,姜玉楼的评论出现在了《燕京日报》上,并且激起震动全国的轩然大波。

    有了姜玉楼这个大作家带头,越来越多为《一个和八个》说话的声音出现在报纸上和邮箱里,面对汹涌的民意,即使是电影局的高层也不能忽视。

    很快,《一个和八个》的审查迎来了转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