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八章 武侠热-《1979我的文艺时代》


    第(2/3)页

    等到国内对科幻小说态度转变后,又转而写人物传记、纪实文学和游记等,还当过编剧和导演,经历之丰富,就连姜玉楼都为之咋舌。

    姜玉楼说道:“叶老师,我正是看了你的《小灵通漫游未来》和《世界最高峰上的奇迹》这两部作品,才对创作科幻小说产生了兴趣。”

    “能让更多的人对科幻文学产生兴趣,证明我之前的路走对了。”叶永烈哈哈一笑道。

    姜玉楼问道:“叶老师有没有继续创作科幻小说的打算?”

    叶永烈有些意动,不过想了想,还是婉言拒绝:“写科幻小说还是年轻人合适,年轻人思想跳跃,对未来充满了好奇,可比我这样的老头子合适。”

    姜玉楼心下暗叹,但他还是想再劝一劝,“叶老师,现在国内对科幻文学作品不再是喊打喊杀,我觉得正是我辈努力创作,争取追赶欧美科幻界的好时候。”

    “我现在的全部精力都用在创作人物传记上,即使想写科幻小说,精力也已经不允许我这么做了。”叶永烈摇头道。

    接连被拒绝,姜玉楼也只能表示遗憾。

    不过,他还是没有放弃,私下里嘱咐杨萧再加把劲,未尝不能说动叶永烈。

    之后,姜玉楼又和杨萧等人商讨了一番对国内科幻文学的扶持,尤其是青年作家,包括但不限于金钱、奖项和推荐进修等多种扶持措施。

    最后,他们又一起吃了一顿饭,颁奖典礼也算圆满结束了。

    等到第二天,关于银河奖颁奖典礼的新闻也出现在了国内各大报纸上。

    就奖项热度而言,是比不上姜玉楼获得雨果奖那阵,却一点都不比茅奖和作协的最佳长中篇小说奖差。

    这倒不是因为第一届银河奖就有这么高的知名度,而是因为获奖者是姜玉楼,只要有他,各家纸媒就不怕民间缺少讨论度。

    实际上也是如此,关于姜玉楼获得银河奖的新闻刊登后,报纸就卖报了,科幻文学的读者也就罢了,就连对小说不感兴趣的百姓都乐于在茶余饭后讨论有关姜玉楼的各种消息。

    这两年姜玉楼接连获得国内外科幻小说奖项,让科幻文学在国内的热度飙升,总算是让国内的科幻杂志和作家们扬眉吐气一把。

    科幻文学在国内本来就有不错的基本盘,之前几年是受到了打压,因此各大科幻文学杂志社生存艰难,连带着科幻小说作家也对前途产生了忧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