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 《红高粱》-《1979我的文艺时代》


    第(3/3)页

    莫唁从包里取出手稿,递给了姜玉楼。

    姜玉楼接过手稿,捏了捏,手稿很厚,加上是长篇,估计字数不少于二十万字。

    “去年的小说,怎么今年才决定发表?”

    他是知道莫唁写作速度的,一天万儿八千字,写顺了二十万字不到一个月就能写完。

    莫唁回答道:“这部作品我写得挺认真,加上小说里有些内容描写得有些大胆,因此删删改改的,一年就过去了。没办法,只能选择今年发表了。”

    姜玉楼听他这么一说,瞬间来了兴趣,“那我可得好好看看。”

    他翻开手稿封面,接着就看到了熟悉的文字描写,

    “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奶奶披着夹袄,送他们到村头。余司令说:“立住吧。”奶奶就立住了。奶奶对我父亲说:“豆官,听你干爹的话。”父亲没吱声,他看着奶奶高大的身躯,嗅着奶奶的夹袄里散出的热烘烘的香味,突然感到凉气逼人,他打了一个战,肚子咕噜噜响一阵。余司令拍了一下父亲的头,说:“走,干儿。””

    暗道一声“果然”后,他草草看了一眼后面的文字,确定这个开篇就是莫唁的成名作《红高粱》。

    “是部好作品。”

    草草看过后,姜玉楼对莫唁的这部作品给予了肯定。

    闻言,莫唁也是松了口气。

    为了这部作品,他又是查史料,又是亲赴当地,还得到了部队首长的支持,要是得到个负面评价,他自己都没脸见父老乡亲和给予他支持的部队首长。

    “你是怎么想到创作这么一部……抗日题材小说的?”

    姜玉楼问道。

    “那是前年秋天吧,我参加了一个军事题材小说座谈会。正是这次座谈会促使我创作了这部小说,小说里的故事,也是我结合老家高密的抗日事迹,写出来的。”

    姜玉楼点点头,算是了解了他的创作过程,末了,又道:“行了,稿子放我这儿,我请你出去吃顿饭。”

    说完,他不由分说,拽着莫唁的胳膊往外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