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三章 翘嘴-《1979我的文艺时代》


    第(2/3)页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

    呵呵,从无人问津,到备受看好,他们不敢想象这一幕有多爽。

    张亿谋这时自我调侃道:“当时场刊评分出来后,《红高粱》的评分非常靠前,我、龚丽和江文激动的晚上都睡不着觉。当然,这种激动当中不仅是高兴和兴奋,更多的忐忑和紧张。”

    “欧洲三大电影节的评奖很有意思,主席的个人权威往往能起到很大作用,相反,场刊评分则是影评人的主战场。场刊评分高的电影,并不代表能拿到大奖,相反一些场刊评分低的电影拿奖的事情屡见不鲜。”

    “哇,原来是这样。”

    “涨知识了。”

    “真希望有生之年能去国外采访啊。”

    记者们听了张亿谋的介绍后,惊叹不已。

    同时,又有一种羡慕和使命感夹在其中。

    其实,电影节的逻辑也很简单,除了评委的因素外,竞赛结果的悬念也是电影节组委会需要考虑的。

    如果场刊评分和观众口碑能左右大奖,那还要评委干什么,平白少了看点,也会让大奖早早失去悬念。

    所幸,担心了好几天,最后的结果是好的,《红高粱》一举夺得金熊奖。

    “《红高粱》拿下金熊奖,不仅是华夏电影史上首次获得国际A级电影节的大奖,同时也是亚洲电影史上的首次。在《红高粱》之前,亚洲电影还从未有电影获得过如此殊荣。”

    “我相信,《红高粱》得奖只是一个开始,今后会有更多的华夏电影人向国际最高奖项发起冲锋。最终,让全世界影迷知道华夏电影,认识华夏电影,并通过我们的电影了解华夏!”

    张亿谋说到这里,语气仍有些激动,姜玉楼对他的情绪非常理解。

    电影为什么是艺术,这是有原因的。

    华夏曾经长期的封闭和重压,造成人肉体上、精神上的扭曲,人变得衰弱,平庸,谨小慎微,瞻前顾后,不阴不阳,这样下去,这个民族怎么会强盛起来?

    这时候,就需要书籍、画、音乐和电影等形式展现另一种可能。

    尤其是电影,它可以通过人物个性的塑造来赞美生命,赞美生命的自由、舒展,爱就真爱,恨就真恨,大生大死,大恨大爱。

    同时,通过电影也可以让外国人了解到华夏的文化,了解到华夏的进步。

    真正起到交流作用的,必然是电影。

    柏林之行讲完后,他继续道:“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姜玉楼老师、电影局领导、吴天明厂长以及莫唁老师对我和《红高粱》这部电影的帮助。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也不会拍出《红高粱》,《红高粱》更不会获得柏林电影节的金熊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