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 黑深残-《1979我的文艺时代》


    第(3/3)页

    于华自觉从书中学到了不少东西,就说刚才他看完小说后,都为主角的遭遇感到难过。这太不可思议了,他可是作家,见过读过的不要太多。

    读了这部作品后,他自己都深深共情了。他觉得很不简单,仔细思考后,却又觉得理所当然。

    因为主角太惨了!

    他本来就擅长将故事刻画得黑暗和残酷,但总觉得还不够。《狩猎》却为他指明了方向,如果下一部作品中,主角也这么凄惨……不越惨越好,似乎很有可行性啊!

    想到这里,他的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想什么呢,笑的这么开心?”

    于华的思索被人打断,他抬眼一看,是那个小眼睛的。

    “你看完了?”

    莫唁合上书,赞叹道:“看完了,姜老师写得太好了!”

    于华也是赞同地点点头,“好是好,就是写得太黑暗,太残酷了。”

    莫唁一脸诧异,太黑暗,太残酷,你也有脸说?

    类似于编辑部和于华莫唁之间的交流有很多,随着越来越多的读者读过姜玉楼的这部小说,还会越来越多。

    首批翻阅完此书的读者们,无不感到一股寒意自脊背升起,直透心扉。书中所刻画的人性,其黑暗程度令人咋舌,以至于诸多细节,读者们皆不敢深究,生怕触及那隐藏在平静生活下的真实面目。

    那些行为和话语,看似遥远,却又如此贴近。因为它们,正是大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断重复着的片段。每一天,我们都在无意识中扮演着类似的角色,说着类似的话语,却未曾察觉其中的深意和沉重。

    “还孩子一个公道。”

    “如果没发生过,孩子会这么说?”

    “没有哪个女孩子会拿自己的清白开玩笑!”

    “现在是没有证据,但没有证据不等于没发生过。”

    “为什么开除?你要为学校做考虑”

    “没办法,你的名声不好。”

    读者们看过这部作品后,在不寒而栗的同时,又有一种被扒光了衣服站在太阳下的感觉。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也做过类似的事,他们也发表过无端的揣测,也说过那样恶毒的言语。

    只是同样看过这部小说,有的人会反思自己的行为,有些人则会狗急跳墙。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