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说着话,孙丽霞递给齐糖一块纯白色的布料,动作小心翼翼。 齐糖伸手接过,入手光滑柔软,光泽透亮,在灯光下丝丝分明,“孙姨,这是蚕丝布料吧?” 孙丽霞笑着点头,“我就知道你是个识货的,沈家大队有个女同志娘家那边是养蚕的,家家户户都有些蚕丝布料,用又舍不得用,卖也不敢往外卖。” 话头止住,不用说得太清楚,两人心里都明白。 既然有她们这个路子,自然是保险起见为好。 齐糖小心的抖开手里的布料,目测跟她之前买过的八尺布料差不多,拿回去可以做两身睡裙。 纯色的蚕丝洁白无瑕,做工看起来技术老练,她满意的点点头,“孙姨,对方想换什么?” 蚕丝在任何一个时代价格都比较昂贵,她记得供销社里的棉布一尺要四毛,丝绸一尺是九毛,还要布票。 那她手里这块大概就是七块二,再加八尺布票。 孙丽霞拿回这块布料的时候,就知道也只有齐糖买得起,笑眯眯的说道,“她家女儿马上要出嫁,本来是想留着压箱底的,但说到底还是钱捏在手里安心,十块钱,不要票,怎么样?” 齐糖自然没有什么不答应的,真算起账来她还赚了一点。 爽快的从包里掏出十块钱递过去,就听孙丽霞又说道,“这回没有风干鸡,但是有风干草鱼,你要不要?” 齐糖前世只吃过腊鱼熏鱼,想来风干鸡好吃,风干鱼的味道应该也不错。 “要。” 最后,孙丽霞这里还剩五斤,齐糖回去拿了四斤的红糖过来,把五斤风干鱼都带回了家。 第二天,齐糖本想睡个懒觉,生物钟却准时准点的把她叫了起来。 没办法,她在床上挣扎了几分钟,还是起床洗漱吃早饭,去了医院。 虽说是去医院,但是她没打算给人看病开药,还没那个本事,不敢把人命不当数。 只不过在家总想偷懒,在医院里学习的氛围更好。 来医院上班这些天,她已经背完了三本药材详解,现在已经背到了第四本,记录的是东北一带生长的药材。 仍旧是每天早出晚归,平平淡淡的日子过了三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