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走江河 第一百零九章 天下十人-《剑起青冥录》


    第(1/3)页

    离开梁国帝都已有半月。

    深冬的寒意尚未完全褪去,料峭春风裹挟着北方沙尘的粗粝,吹拂过略显空旷的原野。叶逍然一身青衫,踏着尚未完全消融的残雪与开始变得泥泞的土路,独自南行。

    他的脚步不算快,却异常平稳。背负的不再是那柄引人注目的、以灰布包裹的青冥剑,而是一柄看似寻常的桃木剑。剑身纹理自然,色泽温润,唯有剑锷处刻有细微难辨的龙虎云纹,隐隐透出一股中正平和的道家清气。这柄剑,是临行前大天师张则镜所赠,言道“红尘行走,锋芒暂敛,此剑可镇寻常邪祟,亦可掩汝身气息”。

    真正的青冥剑,此刻正以一种玄妙的方式,被温养在他丹田深处的一处关键窍穴之中。那里,初步炼化的青冥剑元如同星璇缓缓转动,不断汲取着他自身的灵力与那一丝来自剑道魁首点拨后、愈发坚韧的“残心”意志,进行着更深层次的交融与孕育。剑灵沉寂,不再躁动,却仿佛一头蛰伏的太古凶兽,等待着真正出鞘饮血的那一刻。

    这一日,暮色四合时分,天地间隐隐传来沉闷如雷的轰鸣。随着他翻过一道漫长的土坡,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一股磅礴、古老、带着泥土腥气与水汽的威压,扑面而来。

    一条浑浊泛黄、宽阔得望不见对岸的巨流,如同一条桀骜不驯的黄色巨龙,自西边天际咆哮着奔涌而来,又向着东方苍茫大地蜿蜒而去。河水湍急,卷起层层叠叠的浊浪,撞击着两岸的崖壁与滩涂,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那水量之大,气势之雄,当真配得上那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夕阳的余晖洒在浑浊的河面上,反射出万点碎金,却更衬得这黄河之水深沉厚重,仿佛承载了整片大陆的历史与沧桑。

    叶逍然驻足河畔,望着这天地造化的奇观,心中亦不免生出几分震撼。与潼谷关的惨烈、平安集的虚幻不同,这是一种纯粹的自然伟力,浩荡无边,足以涤荡心胸。他仿佛能感受到,那奔流的河水之中,蕴含着一丝与他体内青冥剑元隐隐共鸣的、古老而破碎的意蕴——那或许,便是剑道魁首所言,青冥剑失落于此的一丝神意?它并非具体之物,更像是一种散落在黄河气韵中的、无形的烙印。

    观察片刻,他收敛心神,转身向着河畔不远处的一个小镇走去。镇子依托黄河渡口而建,颇为热闹,酒旗招展,人声混杂着骡马的嘶鸣。

    他寻了一间看起来还算干净的临河酒店,准备歇脚,顺便打听一下南下的渡船事宜。

    刚在靠窗的一张木桌旁坐下,点了些简单的酒菜,便听得酒店内人声陡然鼎沸起来。原本各自饮酒闲聊的江湖客、行商、乃至一些气息隐晦的修士,都像是被无形的线牵引,纷纷侧耳,或抬头望天,或取出怀中震颤的传讯玉简。

    只见窗外,数道流光划破渐暗的天幕,如同曳尾的流星,投入镇中几处显眼的宅院或修士落脚之地。同时,酒店中央,那位原本在柜台后拨弄算盘的掌柜,不知何时手中多了一枚闪烁着微光的玉简,他清了清嗓子,运起一丝微末的灵力,声音洪亮地传遍了整个酒店:

    “诸位!静一静!新的甲子武评,提前放榜了!”

    此言一出,满堂皆寂,落针可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掌柜身上,连窗外黄河的咆哮声似乎都暂时被隔绝。

    叶逍然握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抬眼望去。武评天下十人?按照惯例,不是应该三年后才公布吗?为何提前了?

    掌柜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一字一句,清晰地念出那足以震动整个修行界的名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