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真的吗?我以为你会拒绝的!”邹志安很激动,他虽然在本地小有名气,但距离那些全国闻名的大作家差的还真不是一点半点。 如果自己的作品能在《最文学》发表,肯定能让更多读者看到,也能让更多人重视农村问题。 为农村,为农民发声,是他一直以来的誓言! 姜玉楼笑眯眯地看着他,“怎么会,我是觉得你这两篇都可以放到专号里。” 邹志安很高兴:“那当然是最好!” 接着,又说到交稿的问题,姜玉楼问道:“《哦,小公马》之前说过了,现在就说说这部中篇《窦莉莉》吧,什么时候能完结?” “这个不好说。”邹志安面露迟疑。 改稿子,对于要发表作品的作者来说是家常便饭。但是正在创作的作品却又不同,谁知道啥时候会突然卡文,不知道如何继续写下去,又或者写出来,自己不满意,这些都要考虑到。 姜玉楼早就料到邹志安会这么说,现在对方拿不定主意,他便直接问道:“邹大哥,不管是改稿还是创作,都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我是这么想的,你不如跟我去燕京,我们杂志社会给你提供住宿和饮食,除此之外还有补助,保证你可以全心全意搞创作。” “这……我还有工作……”邹志安还在犹豫。 姜玉楼见状,决定加把劲,继续劝道:“短篇改起来很快,重点是中篇,如果没有我们的指导,来回投稿退稿太耽误时间了。不如直接来燕京,我会找个编辑全程负责。至于工作也好办,请一段时间假也没多麻烦,而且路谣也会去燕京哦。” 邹志安被他说得心痒痒,略做思考后,便点头道:“行,我和你去燕京。” 两人说定了进京改稿的事,邹志安这边和单位请假,而姜玉楼则回到了西安。 路谣这边,已经做通了妻子的工作,两人都决定去燕京工作和生活。 对此,姜玉楼自然是很开心。 他当即拍着胸脯保证,路谣和妻子的工作都交给他解决了。 路谣的工作最好解决,在《最文学》当个编辑就行,工资比在《延河》高,至于嫂子他也能找人帮忙。 只是路谣这边还有许多善后的事情要做,邹志安那边同样如此,姜玉楼工作很忙,没时间在这干耗着,只能先回了燕京。 这一趟陕西之行,不仅带回来了几部中篇,还拐回来了一个作者。最重要的是,他还认识了陈中实,收获算是非常丰厚了。 邹志安在姜玉楼回燕京后隔了两天也到了,姜玉楼亲自为他找了住所。 一周后,路谣也带着家人重返燕京。 第(3/3)页